工业机器人产量如何?工信部:去年达36.6万台 比2015年增10倍
工业机器人产量如何?工信部:去年达36.6万台 比2015年增10倍
封面新闻
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(图片来源:工信部)
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
9月6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透露,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,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.6万台,比2015年增长了10倍,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
当日,工信部举行“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,介绍十年来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。
郭守刚介绍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,正极大改变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。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,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.6万台,比2015年增长了10倍,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
二是技术水平大幅提升。精密减速器、智能控制器、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太空机器人、深海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等高复杂度产品实现重要突破,行业内101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加快发展壮大。
三是应用深度和广度加速拓展。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、168个行业中类。据有关机构统计,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过300台,比2012年增长约13倍,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在教育、医疗、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,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。
郭守刚表示,下一步,将全面落实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,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。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,完善标准、检测、认证体系,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,加快补齐专用材料、核心元器件、加工工艺等产业短板,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产品。
二是积极拓展行业应用。实施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,组织产需精准对接,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,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,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,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三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。支持企业深耕细分行业,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,在整机、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,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。
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,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强、产业环境好的优势特色集群,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
- 蓝图绘就催奋进 笃行不怠谱新篇——中国稀土集团召开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3年工作会
- 1月5日稀土价格指数为298.9 环比上月同期涨7%
- 12月26日稀土价格指数报295.2,环比上月同期涨8%
- 北方稀土集团2022年12月稀土产品挂牌价
- 新材料行业周报:细分板块市场表现分化,稀土原料价格由跌转涨
-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电动开采新技术
- 五矿稀土:明日起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中国稀土
- 我国学者在低氧稀土钢研究领域取得进展
- 国内轻稀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新能源与机器人持续扩大行业需求
- 下游需求支撑,稀土产品集体涨价,行业有望迎发展
- 北方稀土9月13日公布了9月稀土产品挂牌价
- 包头市工信局:8月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全部呈下降态势
- 五矿稀土9月13日早间公告:五矿股份持有的公司157,924,751股股份(占公司总股本的16.10%)已过户登记至中国稀土集团名下
- 8月31日,稀土价格指数为261.3,较前一日下降1.4点。
-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:新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稀土应用
- 中国包头·稀土产业论坛暨中国稀土学会2022学术年会召开
- 7月1日,稀土指数下滑
- 6月28日国内镨钕系稀土部分价格下滑
- 稀土功能晶体高纯原材料正在实现国产化
- 包钢股份:拟上调稀土精矿交易价格,与北方稀土重新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
五矿(北京)稀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科实大厦B座12D-1B
电话:010-62968921 邮箱:wuy@cre-ol.com